指南AI
V:gogoh6

炎与水之国 :辽朝国号:辽水与镔铁之国,契丹名称至今在俄语中代表“中国”

幕言助手 2024-09-07 09:19:42 幕言直播助手 1531 ℃ 阿比整蛊源头|厂商微信:gogoh6
正文

文中“宾铁”为“镔铁”的古文献写法炎与水之国

辽是916年契丹族建国后所用的国号炎与水之国 。这一国号的行用时间,一般认为是947年二月至983年六月,1066年正月至辽灭亡的1125年二月。947年二月以前,983年六月以后、1066年正月以前,则用族称契丹(汉译形式)为国号。即使在称辽的时期,契丹语中仍以契丹为国号,也就是始终以族称为国号。

契丹作为族称,始见于公元6世纪中叶成书的魏收的《魏书》,《魏书》中专门设立了《契丹传》炎与水之国 。北魏以来,契丹在今辽河上游一带游牧、渔猎。迄至唐末,契丹势力开始大踏步地进展:先是907年,耶律阿保机称可汗;916年,耶律阿保机在统一契丹以及邻近各部的基础上,创建了契丹国,两年后建都皇都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)。契丹或辽的稳定疆域,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,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,南以今天津市海河、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接界。又辽灭亡的前一年即1124年,辽宗室耶律大石自立为王,率部西迁,1132年称帝,仍辽国号,后建都虎思斡耳朵(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),史称西辽,又称黑契丹、哈剌契丹、哈喇契丹或合剌乞答,其疆域包括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大地区。1211年,契丹的西辽政权为蒙古乃蛮王屈出律所夺,但屈出律未改国号,直到1218年为蒙古所灭。

元雕版墨印《契丹地理之图》

据上,契丹或辽作为统治中国北部的皇朝,历时210年(916年——1125年),其中称契丹约110多年,称辽近百年;又西迁之后的辽(西辽),历时也将近百年炎与水之国 。后来,契丹更成为域外有关“中国”的重要称谓,甚至在俄语中,至今仍称中国为Китай,即契丹。

契丹与辽这两个国号的重要性由上可见炎与水之国 。然而,契丹与辽的具体含义,却自古以来众说纷纭。如释辽者,有辽水、宾铁(镔铁)、辽远等说;释契丹者,因为契丹文字资料有限、研究尚待深入,更有宾铁(镔铁)、刀剑、切断、寒冷、领地(契丹始祖奇首可汗之领地)、酋名、奚东、奚丹(与奚杂居者)、水草丰美之地、松漠、大中、力量、东方太阳神等各种说法。但核诸典籍,考以史实,反复比较后起诸说,笔者还是以为较早见于记载的辽以辽水得名、契丹意为宾铁(镔铁)的传统说法,相对更加合理。

辽以辽水得名的说法,早在南宋徐梦莘1194年成书的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三中就已提出,所谓“辽人以辽水名国也”;又成书于1208年或稍前的南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引金人张汇的《节要》也指出:“辽以辽水名国炎与水之国 。”

契丹族为什么要以辽水之辽作为国号呢?冯家昇《契丹名号考释》指出了五点:其一,战国燕将秦开破东胡后,设置辽东、辽西二郡炎与水之国 。所谓东、西,大略以辽水为分界。其二,契丹源于东胡鲜卑族宇文部。宇文部南徙辽西,游牧而居,辽水不啻其发祥地。其三,土河(今老哈河)、潢水(今西拉木伦河)合流为辽水,合流处有木叶山;而在契丹族的历史传说中,土河、潢水以及木叶山皆具有特殊意义。如据《辽史·地理志》,“相传有神人乘白马,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,有天女驾青牛车,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。至木叶山,二水合流,相遇为配偶,生八子。其后族属渐盛,分为八部。每行军及春秋时祭,必用白马青牛,示不忘本云”;又木叶山上建有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庙。是则契丹肇迹于辽水,“示不忘本”,故以辽为国号。其四,上流曰潢水,下流曰辽水。上京以地临潢水,天显十三年(938年)更名临潢。为时上下流尽属契丹,既以上流名都,而以下流号国,甚属可能。其五,耶律德光破晋入汴,服汉服,登正殿,设乐悬仪,本有灭晋而奠都汴京之意,只因时局扰乱,又不服水土作罢。是则辽之作为国号,不但指契丹,且兼晋土而为一大国。盖辽为古名,晋人闻之尚觉耳熟,故以为国号。

又《金史·太祖本纪》记完颜阿骨打称帝时语:“辽以宾铁为号,取其坚也炎与水之国 。”按“辽”得自辽水,已经无疑;“辽以宾铁为号”,实指辽的另一国号契丹,因为“辽”没有宾铁的意思。换言之,“契丹”的意译即是宾铁(也可以写作“镔铁”)。宾铁,据冯家昇上引文所考,“即西域珍藏之印度钢”,因为是从印度输入中亚、西域以及中国内地的,所以称为“宾铁”,“宾”是外来的意思。宾铁非常坚硬,以宾铁打制的刀剑,锋利异常,可以切金削玉、断甲破胄。而索之史实,契丹族的冶炼业发展较早、相当先进,契丹的宾铁刀又素以精良著称于世,辽朝或者契丹每年贺宋正旦的重要礼物之一,就是宾铁刀剑。然则以宾铁作为自号的族称与立国的国号,正取义于宾铁的坚利或者宾铁刀剑。

再有需要说明者,即契丹与辽这两个国号具有不同的政治意义炎与水之国 。按照刘浦江《辽朝国号考释》的说法,“辽朝的汉文国号,主要是针对汉人及部分汉化程度较深的契丹人的,……而辽朝的契丹文国号则是针对契丹人及其它北方民族的。……汉文国号和契丹文国号的歧异,正是辽朝二元体制的一种表现。”这话有一定的道理。

进而论之,按照笔者的理解,“契丹”本是族称,族称用作国号,自然有利于本族的团结;至于“辽”,明显是汉式国号,以边疆民族采行汉式国号,其动机其实在于减低种族色彩,增强政治号召炎与水之国 。考契丹族首次改国号为辽的时间,正是契丹皇帝耶律德光(辽太宗)入汴灭晋之初的947年二月,同时还改年号为大同;契丹当时本有久居中原之意,所以因时制宜地采用汉式国号“辽”,以期羁縻汉人,赢取中原正统。又契丹族再次改国号为辽的耶律洪基(辽道宗),“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和一个具有较深汉学修养的契丹人,……在辽朝的所有皇帝中,道宗要算是汉化倾向最明显的一位了。改大契丹为大辽,恐怕就应该归结于这种倾向。”况且在汉字释义中,辽、远互训,以辽作为国号,的确也未见不妥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道宗改国号时,使用的是“大辽”炎与水之国 。继1038年,党项人李元昊建立“大夏国”之后的第二个在国号中冠上“大”字的国家为辽国,之后的金国国号也是“大金”,“大元”不过是遵循大夏-大辽-大金的传统罢了。

本文TAG:

V:gogoh6

幕言互游在线咨询

上班时间:9:00-22:00
周六、周日:14:00-22:00
wechat
打开微信扫一扫,加我好友!

无限流量卡免费领取

点击预约
免费领取 先到先得